Search

#芬分鐘# #芬享# #世界那么大# #倾听孩子的声音# #一起家庭教育# #拒绝网络霸凌#
  • Share this:

#芬分鐘# #芬享# #世界那么大# #倾听孩子的声音# #一起家庭教育# #拒绝网络霸凌#
如何不讓孩子被網絡霸凌擊垮
網絡霸凌,多麼熟悉的四個字。光是在新聞上就有不少被崇拜的明星,因為網絡霸凌而決定結束生命。面對網絡霸凌的殘酷力量,恐怕也不是我們一句:不要理他們!就可以把受害者從深淵拉起。

每當我看到越來越多人喜歡用網絡來聲討自己感情上的正義時,我其實都有另外的憂心,在接下來的世代,人們那種你對不起我,我就用網絡毀掉你的那種行為將會是”普遍“。那我就不覺得我自己或我的孩子會置身事外,我們都有可能是下一個群組裡面被公開聲討的對象。哪怕只是自身朋友的微信群,或以為只是曬一個三天的朋友圈,我們都有可能因為有心無心的人際錯誤,因為網絡成了永遠無法抹滅的黑歷史,然後要跟著生活一輩子。孩子,他們有那麼多的人生要走,怎麼抵擋得了?在我們一鍵發出的那個留言,可能就殺死了一個生命,但是我們感覺到的責任卻因為隔著屏幕而太輕。我們在當下用鍵盤吐了怨氣,卻忘記人生中我們都是在錯誤中學習成長,而網絡霸凌是不是剝奪了大家成長的機會。

我只希望當我的孩子哪天面對網絡霸凌時,我可以接得住他,我可以在這之前就能夠教育他,網絡的點贊,朋友的轉發,那些美圖的濾鏡,都不足以構成他如何認識自己。我前陣子看過一個紀錄片,講述前臉書員工,他可是當初發明按讚的那個大拇指創作者。他的這個like,影響全世界,他說,當初只是一個初衷,想要把正能量傳播出去。但是他現在後悔了,他不知道原來這世代的年輕人迷失在點讚的數字裡。根據調查,這世代的年輕人因為社群媒體更加焦慮更不快樂。所以在美國已經開始有團體要求IG,臉書,蘋果等網絡公司,改變他們追蹤使用者的演算法,停止出售使用者的大數據來做商業推廣。因為這背後都有可能不斷地因為推送類似視頻,你以為你要賣東西,但其實另一面也可能加深人們之間的仇恨。

我們的角色不用是父母,就是一個21世紀的網絡使用者,我們都是參與者,我們必須盯緊這些公司,避免讓他們追蹤我們的網路足跡,如果你是父母,那我們更應該從零歲開始就和孩子建立足夠的信任感,好在有一天,當網絡霸凌那排山倒海的力量衝上來時,我們有足夠的愛可以包覆孩子。

視頻參與嘉賓:林武雄,曾於台灣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工作二十年,擁有執照的資深社工師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